首页 > 最新动态 > 创新融合展新貌 多元并举谋新篇——中国乐器协会专职副理事长刘勇调研珠江钢琴集团
最新动态
创新融合展新貌 多元并举谋新篇——中国乐器协会专职副理事长刘勇调研珠江钢琴集团
2025-11-243


2020年以来,中国乐器行业内销市场受多重因素影响呈现逐年下滑态势,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广州珠江钢琴集团的转型升级实践备受全行业关注。11月17日至18日,中国乐器协会专职副理事长刘勇带队赴珠江钢琴集团开展专项调研,重点围绕乐器产业升级路径、文化产业多元拓展等核心议题深入考察。珠江钢琴集团董事长李建宁热情接待,副总经理于富瑜全程陪同调研;集团品牌管理部、党委宣传部部长吴淑智,旗下艾茉森公司董事长王铁明、文教公司董事长郑建军、总经理华静、文化园公司总经理曾志恒等相关负责人分段陪同考察。

面对行业下行压力,珠江钢琴集团始终坚守乐器制造主业,以科技创新筑牢品质根基,积极践行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战略。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持续超6%,成功攻克弦槌进口替代难题,实现加工精度提升等关键技术突破;通过采用楠竹等环保材料替代传统用材,践行绿色制造理念;升级数码乐器系统,集成AI陪练、远程教学等创新功能,其在上海展会上推出的智能机器人演奏项目,凭借0.01毫米级定位精度及对触键力度、节奏变化的精准把控,成为行业热议焦点;联合乐海乐器开发琵琶、中阮等民族乐器,推动中西乐器文化融合发展,为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实践范本。

17日下午,刘勇副理事长赴珠江钢琴增城生产基地参观艺术馆并考察研学基地建设情况。该艺术馆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以音乐发展史与钢琴演进历程为核心主题,分为“乐器之王”、“艺?匠珠江”、“未来畅想”三大展区,通过多媒体技术全景呈现音乐发展脉络、钢琴制作工艺及乐器结构原理,同时兼具古琴收藏、科普教育、品牌展示、产品体验等多元功能,为社会各界团体、大中小学生及海内外专家学者搭建了沉浸式艺术体验平台,助力提升公众艺术修养与文化品位。

在研学基地,负责人朱迪详细介绍了“产学研融合”建设理念。基地聚焦钢琴、提琴、吉他、管乐器、民族乐器等细分领域,打造专业化实践教学空间,每个工作坊均配备全套教学设备与资深技师,面向中小学师生及音乐爱好者开设实操体验课程。该基地计划11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预计年培训量可达万余人次。刘勇副理事长对这一“理论+实践”的研学模式给予高度肯定,指出其不仅为行业培育了实用型技能人才、拓展了企业发展维度,更以美育实践为支撑,为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助力。

18日上午,调研团队重点考察珠江钢琴创梦园——这座由广州荔湾旧厂区“微改造”而来的文化地标,犹如一颗被精心打磨的璞玉,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焕发新生。园区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以音乐、美术、非遗为三大核心脉络,将老厂房的工业肌理与现代文创的时尚气息巧妙融合,汇聚了数字音乐科技、影视传媒、动漫游戏、艺术教育、文创设计、非遗传承等多元业态,配套文旅休闲、特色餐饮等便民服务,构建起一个“文化+科技+产业”的创新创业孵化生态圈。自2021年4月开园以来,这里已吸引120余家优质企业入驻,入驻率超80%;计划2025年年底新增7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届时将形成更具规模效应的文化科技产业集群,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珠江钢琴文化园区运营管理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曾志恒围绕园区三大核心板块,向调研团队展开了一幅生动的文化融合画卷:

荔湾非遗集聚区——老厂房里的“非遗活态博物馆”

作为荔湾区政府与珠江钢琴集团跨界合作的典范,这里打破了传统非遗保护的静态模式,构建起政府、企业、传承人三方共赢的创新机制。27家优质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在此扎堆落户,牙雕的精雕细琢、玉雕的温润通透、广彩的流光溢彩、广绣的针丝灵动、泥塑的憨态可掬……“前店后场”的布局让非遗技艺从橱窗里“走”出来,传承人现场演示创作过程,游客既能近距离观摩传统工艺的匠心巧思,又能亲手体验打香篆的雅致、西村窑陶瓷的烧制乐趣、咏春拳的刚柔并济。指尖流转间,千年非遗文化不再是遥远的历史符号,而是可感、可触、可参与的生活美学,实现了“老厂房蝶变文化新地标,非遗焕发时代新活力”的双重价值。


城市梦工厂——校企联动的“艺术创新孵化器”

这里是广州美术学院城市学院的正式校区,也是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典范之作。自2022年9月启动以来,园区内4个美术展馆、3个专业音乐厅被充分激活,画板前学子们凝神构思,设计桌前师生们跨界碰撞,琴声与画笔摩擦出创意的火花。作为开放式继续教育平台,这里不仅开设美术教育、艺术培训、文创设计研修等课程,更设立文创设计孵化中心,联动非遗集聚区的传统工艺与音乐工作室的数字技术,推动艺术设计与多元业态的深度融合。定期举办的艺术作品展、公益课堂、专业赛事,让艺术气息渗透到园区的每一个角落,形成“教育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环,为文化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音乐主题园区——大师云集的“音乐生活新空间”

作为创梦园的核心灵魂板块,这里于2025年4月30日全面投入运营,从音乐广场的悠扬旋律、主题街区的艺术氛围,到专业场馆的顶级音效,每一处细节都浸润着音乐的魅力。更引人瞩目的是,这里汇聚了行业顶尖名家:著名作曲家叶小钢、歌唱家金铁霖与马秋华夫妇、指挥家于海、音乐人卞留念等纷纷受邀在此设立工作室,让创梦园成为音乐人才的“引力场”与行业交流的“制高点”。数十场高水准文化艺术活动在此轮番上演,涵盖音乐创作、现场表演、专业教育、行业研讨四大类别,累计吸引超1万人次参与,逐渐构建起“创作-展演-教育-传播”的完整音乐生态链。而由集团文教公司运营的乐器超市与艺术中心,更是将"宜家式"的自由选购与"音乐艺术馆"的文化沉浸完美融合,钢琴、吉他、管乐器等全品类乐器琳琅满目,音乐沙龙、艺术体验活动常态化开展,为每一位访客打造“一站式、沉浸式”的音乐生活体验,让音乐真正走进大众日常。

刘勇副理事长对创梦园的多元布局与创新实践给予高度评价,这里既有工业遗产活化的巧思,又有文化产业融合的深度,更有民生服务的温度,精准契合了企业核心优势与文化发展需求,为传统制造企业向文化产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除文化产业布局外,珠江钢琴集团同步推进内部管理优化,强化网络营销与品牌传播;依托产业链优势投资明道演艺灯光设备,利用木材加工技术开发“珠江琴韵”家具及恺撒堡音响等衍生产品,积极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相关业务已取得初步成效。

从单一制造向“制造+服务”多元生态跨越,珠江钢琴集团以清晰战略与扎实创新,在行业下行周期中逆势升级,为中国传统乐器制造业树立了转型标杆——唯有坚守品质匠心、深化技术创新,主动拥抱时代变革、拓展多元赛道,方能在市场竞争中破局突围。刘勇副理事长在结束调研时感慨:“珠江钢琴既守住了乐器制造的根本,更闯出了文化融合的新路。”他希望企业继续以文化为引领,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中国乐器行业提质升级和强国建设注入更强动力。





广告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