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乐动世界 同谱华章 ——“6·21国际乐器演奏日”奏响全民美育时代强音
最新动态
乐动世界 同谱华章 ——“6·21国际乐器演奏日”奏响全民美育时代强音
2025-07-251

炎炎夏至,乐声共鸣。

6月21日,第十届“6·21国际乐器演奏日”如约而至。作为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国际音乐节日,今年活动以“音乐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内奏响器乐文化的时代华章。据统计,“6·21”活动十年来累计演出超过8.8万场,联合主办单位达142家,覆盖205座城市,直接参与演奏人数累计达250万人,现场及在线观众总数突破6.7亿人次,活动规模与社会影响力屡创新高。

以河北武强为中国主会场,江苏黄桥、大连等重点分会场联动呈现;中央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附中、青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专业学府倾力参与;齐齐哈尔、洛阳、西宁、武汉等地群众展演异彩纷呈,汇聚起“6·21”线上线下的多元能量。江苏阜宁、广西扶绥等地将“乐器进校园”延伸至县域与学前阶段,爱韵乐器、天鹅乐器等骨干企业则通过跨区域展演与教育融合实践,展现出文化自觉与社会担当。活动构建起“主会场领航、专业院校引领、地方展演开花、企业主体共建”的全景格局,器乐展演涵盖专业演出、群众参与、校园实践、文化交流等多元形态,生动诠释“玩乐器、交朋友”的核心理念,全面展示中国器乐产业的创新成果与文化自信,彰显音乐作为世界共通语言的独特魅力与社会价值。


十年聚首 共谱华章——“6·21国际乐器演奏日”主会场在武强盛装启幕

6月21日恰值夏至,世界音乐爱好者共同参与的“6·21国际乐器演奏日”如约而至。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公益性音乐节日之一,今年中国主会场设在中国北方重要的乐器制造集聚区——河北省武强县。以“音乐让生活更美好——以乐为媒,文旅融合”为主题,本次活动由“6·21国际乐器演奏日(中国)组委会”主办,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衡水)和武强县乐器行业协会共同承办,旨在以国际视野推进文化交流合作,推动全民美育实践落地,拓展乐器产业融合发展的多维空间。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6·21国际乐器演奏日(中国)组委会”主席王世成,衡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崔海霞、衡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赵磊,武强县委书记门保彬、县人民政府县长李东、县委统战部部长刘永曾、县政府副县长樊春华,中国乐器协会副秘书长钱富民,天津市乐器协会、饶阳乐器协会,金音文化旅游公司负责人陈学孔,武强县璐德音乐文化负责人董玉戈,金音集团、乐海乐器、天津津宝、佰笛乐器、饶阳北方、正欧乐器、海艺乐器、隆尼施、杰华乐器等北方重点乐器企业代表应邀出席活动,共同见证这场融合音乐产业、文化交流与全民美育的年度盛会,充分展现了本次活动的广泛联动性和行业权威性,十余家新闻媒体到会进行专题报道。


本届主会场活动聚焦“美育+产业+文旅”深度融合,着眼“产业联动、文化润心”,通过演奏展示、文化走访、教育融合、品牌亮相等多元形式,展现新时代中国乐器产业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与国际影响力,凸显活动在推动美育普及与产业融合方面的积极作用。



开幕致辞:文化领航,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在庄严热烈的开幕式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6·21国际乐器演奏日(中国)组委会”主席王世成发表开幕致辞。他指出,“6·21国际乐器演奏日”起源于1982年法国,40余年来已传播至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项推动人类文明互鉴、艺术共享的重要文化节日。2015年活动正式引入中国,十年来累计开展演出8.8万余场,覆盖205座城市,参与演出人数逾250万,现场及网络观众累计超6.7亿人次,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举办国,也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全民美育与文化传播平台。

王世成强调,在国家推进全民艺术素养提升的大背景下,活动以“乐器+教育”“演出+产业”“文化+旅游”的综合特性,为推动社会美育普及、激发大众参与热情注入了持续动力,特别是鼓励成年人重拾音乐爱好、提升生活品质方面成效显著。同时,活动与中国乐器产业形成良性互动,为传统乐器工艺的现代化改良、智能化研发和产品国际化推广提供了广阔平台。


他高度评价武强县作为中国北方乐器制造重镇,围绕“管乐主导、产教融合、龙头带动、外贸提质”持续深耕,结合璐德艺术学校、周窝音乐小镇等特色载体,打通“演、教、产、研、旅”五位一体发展路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产业文化生态。活动期间,从街头巷尾的全民演奏到企业创新展示、从校园美育课堂到文旅线路打造,每一环节都体现了武强对音乐事业的热忱与担当,也为“音乐惠民、乐器富民”的理念落地提供了生动范例。


王世成最后指出,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6·21国际乐器演奏日”在中国的十年,是音乐与生活融合、文化与产业共进的十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期待社会各界继续携手共进,让乐器成为家庭标配,让音乐成为生活刚需,用音符传递爱与希望,共同谱写更加绚丽的音乐篇章。



以乐为媒:主会场活动呈现全民美育图景

从仪式感与艺术性并重的开场仪式,到演出与走访交织的全程体验,本次主会场活动内容精彩纷呈、形式多样、层次丰富,既彰显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凝聚起全民参与器乐文化展演的热情氛围,全面奏响“以乐为媒”的多维实践强音。

从仪式感与艺术性并重的开场仪式,到演出与走访交织的全程体验,本次主会场活动内容精彩纷呈、形式多样、层次丰富,既彰显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凝聚起全民参与器乐文化展演的热情氛围,全面奏响“以乐为媒”的多维实践强音。


仪式结束后,2025“6·21国际乐器演奏日”中国主会场音乐会正式启动。一曲《欢迎你到武强来》热情、奔放的开场劲歌,用歌声欢迎八方宾朋。随后,萨克斯联奏、小号电子琴合奏《祝福祖国》、二胡独奏《战马奔腾》、架子鼓表演《就是哪吒》、钢琴独奏《克罗地亚狂想曲》、舞蹈《湖畔音画情》以及乐队演奏《时代最强音》等节目轮番上演,展现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专业与大众之间的交融共振,为现场观众奉上一场高水准、多风格的视听盛宴。

除主会场演出外,系列活动还涵盖“乐器进校园”“乐器工坊参访”“金音展厅观摩”“音乐小镇文旅游览”等多个环节。嘉宾一行走进府兴小学,实地了解美育成果;随后沿线参观武强乐器博物馆、刘秀荣纪念馆手拍鼓表演、天籁之声乐队、韩强会馆架子鼓演奏与麦穗咖啡的学生萨克斯表演,沉浸式体验“音乐即生活”的文化氛围。



以乐会友:文化沃土奏响产业强音

在开幕式上,武强县乐器行业协会会长周俊岭代表东道主致欢迎辞。他表示,2016年,“6·21国际乐器演奏日”活动首次进入中国当时就在武强周窝音乐小镇举办了“国际乐器演奏日”系列活动。如今,十年之后,·6·21”活动再次在武强举办,既是回望初心,也是面向未来的再出发。

他指出,今天的主会场活动,不仅是一次世界音乐文化的交响对话,更是武强乐器制造成果与产业精神的集中展示。目前,武强乐器产业已涵盖弦乐、管乐、打击乐、键盘乐器等六大系列百余品类,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国家与地区。两代武强乐器人坚守匠心、持续创新,让“武强制造”在世界舞台奏响中国华章。如今,全县正积极推动产业从传统的“制造”向高端“创造”转型升级,致力打造集生产、研发、教育、文旅于一体的综合性音乐产业集群。他邀请广大来宾走进乐器工坊、参访乐器博物馆、体验音乐小镇,在跳动的音符中感受传统工艺与现代文旅的融合魅力。

面向未来,武强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音乐文化,推动乐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球音乐文化交流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中国声音。让我们共同以器为媒、以乐为桥,唱响新时代和谐共生的华美乐章。



琴韵飘黄桥,琴音迎四海 ——“6·21国际乐器演奏日”奏响黄桥三重乐章

6月21日,夏至之日,2025年“6·21国际乐器演奏日”在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如约上演。这座拥有深厚提琴文化底蕴的江南小镇,以一日三场、贯穿全龄、汇聚中外的器乐展演活动,为来自五湖四海的音乐爱好者呈现了一场跨越代际、融合中西、情感共鸣的音乐盛会。无论是晨光熹微中的民乐合奏,午后高水准的“茉莉花开”专场演出,还是夜幕下动感十足的管乐联谊演奏会,处处洋溢着“以乐会友、全民共享”的热烈氛围,也展现出黄桥作为“提琴之乡”的文化自觉与城市温度。



三重展演奏响城市节拍

上午9点,黄桥城市客厅广场人头攒动,热烈非凡。“神采飞扬鼓舞队”以一曲振奋人心的《点子鼓》拉开全日演出的序幕,翻飞的红绸与铿锵鼓点,迅速点燃了现场气氛。紧接着,平均年龄70岁的“琴韵民乐团”登台献演《葬花吟》,笛子、二胡、琵琶等乐器交织出苏中风情的深沉意境;幼儿园小琴童认真演奏小提琴,黄桥小学的葫芦丝方阵则以《月光下的凤尾竹》展现民族器乐的灵动之美,形成“全民参与、美育启蒙”的生动图景。

下午3点,江苏省演艺集团“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专场演出在黄桥城市客厅三楼盛大上演,奏响本次活动的华彩乐章。来自小提琴、大提琴、贝斯等弦乐演奏家们依次呈现《祖国,慈祥的母亲》《金蛇狂舞》《彩云追月》《花好月圆》等经典曲目,兼具家国情怀与文化意蕴;弦乐改编版的《阿拉木汗》充满异域风情,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化蝶”篇章更是在提琴之乡回响出尤为动人的情感共鸣。《步步高》《瑶族舞曲》等作品高潮迭起,引得现场观众掌声阵阵,不少市民更是全程沉浸、轻声和唱。


夜幕降临,“激情夏夜、动感黄桥”管乐联谊演奏会在城市客厅再掀高潮。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13支管乐团队轮番上场,萨克斯、长笛、单簧管等乐器交织成热烈律动的夏日协奏。《红旗颂》《我爱你中国》《北京喜讯到边寨》等曲目激昂奋进,而《浏阳河》《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等民族与世界名曲交相辉映,传递出音乐在传统与现代、地方与世界之间的多元对话。



中外共“琴”缘,文化无国界

今年黄桥的“6·21”活动还特别邀请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德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喀麦隆、孟加拉等国家的二十余位国际友人参与。在互动环节中,印尼的艾迪森在乐手指导下尝试拉奏《泰州泰美 泰想你来》《银杏飘香的地方》等本地曲目,虽然技艺尚显生疏,却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现场瞬时化作欢乐海洋。德国友人马丁则盛赞黄桥的音乐氛围与提琴文化:“黄桥先进的乐器工艺和浓厚的音乐氛围让我记忆深刻!”

 在黄桥徐小峰提琴工作室,外宾们围在工作台前,认真聆听琴身打磨、音孔雕刻、琴弦装配等核心工艺流程讲解,切身体会提琴匠人对细节与音质的极致追求;在红满天烧饼店,他们还亲手体验了黄桥烧饼制作的流程,品味地方烟火文化。“从琴弓到擀面杖”,一次“以琴为媒”的文化之旅,让器乐的魅力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加具象、真切,也让“音乐无国界”的理念在小镇街头落地生根。

作为中国重要的提琴制造基地,黄桥始终致力于将器乐文化作为联结城市精神、对接国际社会的重要纽带。通过此次“6·21国际乐器演奏日”活动,黄桥不仅展现了自身在乐器制造、音乐教育、群众文化等领域的综合实力,也进一步扩大了“提琴之乡”的城市影响力。在黄桥这片深情厚土上,音乐已不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成为文化的符号、城市的名片、共情的语言,续写着一曲曲传承与创新并进的当代表达。



山海共鸣 琴音逐浪——大连奏响城市音乐IP的澎湃乐章

6月20日至22日,2025年“6·21国际乐器演奏日”在滨城大连以“琴音踏浪 全城共此时”为主题隆重举行。作为北方重点分会场,大连以海为幕、以城为台,组织开展彩绘钢琴公益演出、城市钢琴快闪、百人口琴合奏等丰富多样的器乐活动,奏响城市文化IP的时代强音,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一场跨越山海、融合大众的音乐盛宴。



琴音入城海风起,多点联动演绎山海文化图景

在展演高潮节点,港东五街广场于6月22日上午奏响彩绘钢琴公益演出的华美篇章。活动由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城市音乐馆收藏的水晶三角钢琴、青花瓷钢琴与10架公益彩绘立式钢琴,在阳光与波光交织中熠熠生辉。现场,来自大连市文化市场行业协会钢琴文化专委会的教师代表与水晶童声合唱团携手登台,共同演绎《大海啊故乡》《不如见一面》《这就是大连》,青年钢琴演奏家们依次接力,用跳动的音符与海风共舞,绘就出一幅城市与音乐交融的山海画卷。

与此同时,大连市在10处城市地标设立常设公益彩绘钢琴点位,吸引了数百位市民自发参与演奏。银发老人、幼龄儿童、亲子家庭与年轻情侣纷纷走上街头舞台,用琴键传递热爱,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音乐的温度。公益钢琴不仅成为公共艺术的美丽符号,更如同文化脉络中的跳动音符,将音乐深植于滨城的生活日常。


6月21日上午,菱角湾公园上空飘起熟悉旋律,一场由星海钢琴交响乐团师生发起的钢琴快闪率先点燃节日气氛。11架钢琴齐奏大连城市主题曲《这就是大连》,引得市民与游客驻足围观,共同感受“遇见大连 心动无限”的城市魅力。此前一日,大众口琴乐团及口琴文化专委会成员齐聚东方水城,发起“百支口琴”合奏活动,口琴声与水城风情交相辉映,展现了小乐器的大能量,也传递出城市浪漫的日常质感。



城市为馆人即舞台,打造全天候沉浸式音乐体验

除了城市街区的多点联动,大连城市音乐馆更打造出一场贯穿全天、联动多元群体的沉浸式器乐盛宴。从东方音乐文化博物馆的编钟展区,到水晶剧场、开放舞台与爱乐厅,整个场馆变身为多维声场,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市民提供了沉浸式艺术体验。

在鹿鸣书院民乐学员奏响的夏至主题民乐中,古韵悠悠拉开展演序幕;随后水晶剧场迎来童声合唱团的纯净演绎与敦煌国乐社团的《春江花月夜》,展现出青少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与现代表达。午后,大连爱乐交响乐团接棒登场,带来专业水准的室内重奏作品,随后开放舞台向公众全面开放,市民演奏者纷纷登台献艺,自由弹奏、即兴合奏,气氛热烈。压轴环节,200余名演奏者集体合奏《大海啊故乡》,将整座音乐馆化作声浪的海洋,音乐的律动直抵人心。

这场跨越山海、贯通城市与个体的音乐行动,不仅展示了大连深厚的群众音乐基础和良好的文化生态,也彰显出滨城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创新表达力。从钢琴到口琴,从市民到乐团,从地标到馆所,大连让音乐无处不在、人人可及,也让“6·21”这场全民音乐节真正嵌入城市生活、嵌入人民心中。



音润童心 以乐育人——乐器进校园奏响育人强音

少年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民族强。在2025年“6·21国际乐器演奏日”活动中,校园成为器乐奏响的主场之一,全国多地持续推进“乐器进校园”工程,涵盖从专业学府到学前教育的全龄段美育实践,共谱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和谐乐章。



音从央音起,少年奏华章

中央音乐学院作为我国最高级别的音乐学府,持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成为“6·21国际乐器演奏日”校园美育的中坚力量。活动期间,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民族管弦乐团与少年交响乐团携手呈现“夏至之声”专题音乐会,以高水准的舞台演出彰显当代青少年的文化自觉与艺术追求。

音乐会上,附中学生在专业指挥的带领下,深情演绎《瑶族舞曲》《梁祝》《春江花月夜》等中外经典作品,演奏技巧娴熟、情感表达真挚,充分展现了央音学子的艺术素养和青春风采。观众席上掌声雷动,不少家长感慨:“孩子们不仅在演奏音乐,更在用音符表达信念与热爱。”整场演出既是一堂高质量的艺术公开课,也是一场展现国家级专业教育成果的青春汇演。

中央音乐学院长期深耕青少年美育事业,通过“6·21”这一平台,不断扩大音乐的社会影响力,让“让音乐成为生活刚需,乐器成为家庭标配”的理念在校园中落地生根、蓬勃生长。



县域与学前共谱基层美育图景

除了专业院校的引领示范,各地基层学校与幼儿园也积极探索“乐器进校园”的多样路径,为青少年提供触手可及的美育资源。

在江苏省阜宁县,“6·21”活动已连续开展九年,成为当地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的校园器乐展演尽管遭遇暴雨天气,演出现场依然热情高涨,小学生在雨幕中认真弹奏,观众在伞下静静聆听,展现出音乐教育的温度与力量。阜宁县通过“人手一件乐器”进课堂等举措,构建起横向普及、纵向分层的县域美育体系,让音乐教育真正走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

在广西扶绥县实验幼儿园,孩子们则通过小钟琴、口风琴等乐器,体验音乐启蒙的快乐。在“6·21”期间,幼儿园组织开展趣味演奏与互动游戏,孩子们用稚嫩的手指敲击琴键,用童真的歌声回应旋律,在游戏中建立起初步的节奏感与审美意识。学前阶段的器乐教育虽显稚嫩,却蕴含无限可能。


从国家级音乐学府到基层小学、学前园所,乐器进校园正以多层次、多路径的方式持续推进,奏响了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时代和声,也为亿万青少年插上音乐的翅膀。



联动多地共鸣 奏响器乐华夏声——地方展演汇聚美育新图景

“6·21国际乐器演奏日”的魅力,不仅在于国家级主会场的高水准呈现,更体现在全国各地群众广泛参与、因地制宜开展的地方展演中。2025年活动期间,来自武汉、洛阳、青海、齐齐哈尔等地的学校、艺术机构和音乐团体,以器乐为媒,结合本地文化、场景与人群,组织开展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公共音乐活动,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奏响了共鸣之声。

在武汉,武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围绕“乐动江城 美育同行”的主题举办校园器乐专场演出。青年演奏者们用中提琴、大提琴、长笛、钢琴、单簧管等多种乐器联袂献艺,既有弦乐重奏的细腻悠扬,也有木管合奏的灵动轻快,体现了学生深厚的专业素养与青春气质。整场演出由学生自导自演,融合创编、编配、排演、主持等多项实践内容,是一场集教育性、艺术性与参与性于一体的美育展示,彰显了江城音乐教育的广度与深度。

在洛阳,河洛少年儿童管乐团携手伊川县城关镇第四小学,围绕“管乐少年奏华章”活动主题开展了一场气势恢宏的器乐展演。演出阵容由伊川县第四小学高年级学生与河洛少年管乐团共同组成,乐器编制涵盖单簧管、长笛、小号、圆号、打击乐等,全面展现了中小学音乐教育融合发展的成果。演奏曲目包括《喜洋洋》《送别》《田园交响》等中外作品,既有民族韵味,也富现代节奏,赢得现场观众热烈掌声,展现出豫西少年们蓬勃的艺术热情与良好的精神风貌。

在青海省西宁市,青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组织开展了“乐动校园·声生不息”主题活动。来自该院的师生团队在校园内进行钢琴、古筝、萨克斯、长笛等器乐表演,并辅以音乐教学成果展示与即兴互动体验环节,营造出高雅艺术与大众参与相结合的校园氛围。演出现场气氛温馨热烈,不仅提升了师生艺术审美水平,也为“6·21”在西部高校中传播器乐文化注入了活力与内涵。

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由齐齐哈尔市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的“四城千人丁笛演奏会”于6月21日隆重举行,并通过线上联动北京、哈尔滨、内蒙古三地,形成“四地同奏、千笛共鸣”的恢弘场景。作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创新型民族管乐器,丁笛已被列入非遗名录、广泛进入校园课程。此次演出统一指挥、千人齐奏,在融合传统与创新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原创民族器乐在教学普及与社会推广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从东湖之滨到黄河之畔,从高原青藏到北疆冰城,不同地区的文化载体、艺术形态与教育实践,共同构筑起“6·21国际乐器演奏日”在中华大地上的立体图景。这些地方展演虽各具特色,却同频共振,以音为桥、以器为媒,谱写出一曲全民共享、情感共鸣的时代乐章。



企业风采绽放 文化自觉与美育担当同行

作为“6·21国际乐器演奏日”的重要参与主体,国内众多乐器企业持续以实际行动参与和推动全民音乐普及进程,展现出企业文化自觉与美育责任感。2025年活动期间,爱韵乐器与天鹅乐器分别结合自身特色,深入校园、组织展演、跨区域联动,在传递音乐魅力的同时,也为行业树立了文化引领的新标杆。



爱韵乐器:小小手碟走进课堂,大美音色润泽童心

今年“6·21”活动中,手碟品牌企业爱韵乐器联合天津音乐学院,在天津市河北区昆纬路第一小学开展了“小小手碟进课堂”系列音乐普及体验课。该活动以“让每个孩子遇见属于自己的乐器”为愿景,结合手碟特有的冥想性音色和即兴演奏特性,引导学生在聆听、演奏与身体律动中感知音乐的魅力。

体验课现场,天津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团队结合教学互动、节奏游戏、基础演奏等环节,帮助孩子们从零起步完成对手碟的初识与共演,让这件原本小众的打击乐器成为课堂中的“快乐媒介”。活动受到学生、家长与教师的一致好评,也为乐器企业探索“产品+教育”双轮驱动提供了实践样本。

爱韵乐器作为近年来崛起的新锐品牌,持续聚焦于“用有趣的声音链接美好的关系”,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音乐治疗、家庭互动、早教启蒙、艺术疗愈等多个领域。此次“6·21”活动不仅是一次品牌展示,更是企业推进美育公益实践的重要体现,让更多孩子在触摸音符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带来的温暖与力量。



天鹅乐器:八地同频奏口琴,国民品牌展新姿

作为“6·21国际乐器演奏日”的联合主办单位、连续八年积极参与者,天鹅乐器今年围绕“音乐让生活更美好”的核心主题,在全国多地组织开展了系列口琴展演活动,以企业实际行动助力音乐文化传播与口琴艺术普及。


在上海千古情剧场,天鹅口琴乐团亮相舞台,以深厚功底与优雅演绎奏响城市旋律;而在北京,由“老王·花甲组合”组成的银发团队,则以热爱与坚持奏出生活之声,传递音乐无龄的温度。

与此同时,天鹅乐器还组织联动大同市御九口琴队、东岗小学金琦口琴乐团、阜阳市知音口琴乐团、嘉兴琴艺口琴乐团、沈阳爱乐口琴乐团与爱无名琴乐团等多地团队参与“6·21”活动,展演形式涵盖口琴合奏、器乐联奏、校园汇演等,既有地方民间口琴社群的自发参与,也有学校美育成果的集中呈现,形成了老中青少广泛覆盖的全国联动局面。

作为“中国乐器行业50强企业”,天鹅乐器长期专注于“天鹅”“黑天鹅”“追梦人”等口琴品牌的制造与推广,致力于将口琴作为亲民、易学、便携的国民乐器推广至千家万户。此次多点开花、全国同频的“6·21”活动,不仅再次彰显其产业引领能力,也为“每个国民一生学会一件乐器”的目标注入了坚实力量。



结语:乐动世界,同谱新声 —— 全民共享的器乐时代图景

2025年“6·21国际乐器演奏日”以“全民共享、乐动中国”为初心愿景,汇聚来自五湖四海的器乐之声,奏响跨越地域、融通古今、联结人心的时代旋律。从黄桥与大连的主分会场高光呈现,到央音引领下的“乐器进校园”纵深拓展;从齐齐哈尔千人丁笛的民族新声,到武汉、洛阳、青海等地群众展演的共鸣之音;从企业品牌的社会参与,到全民美育的广泛触达——全国数百座城市、数千支团队、数十万演奏者在这一天共鸣共振,汇聚成一场覆盖城乡、贯通老中青少、融通专业与大众的器乐盛典。

十年征程,乐声为证。“6·21国际乐器演奏日”在中国的持续开展,不仅汇聚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艺术表达,也不断促进传统工艺与现代社会的深度对接,推动乐器走进课堂、走进社区、走进千家万户,让音乐真正成为连接文化、沟通心灵、共创未来的共通语言。在“音乐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指引下,这场全民共享的节日庆典仍将奏响更为激越的旋律。让我们以乐为桥、以器为媒,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继续携手共鸣,以音符书写更多动人的华章。




广告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