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多传统行业面临收缩,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而一个原本相对小众的音乐专业——“音乐治疗”却异军突起,其招生热度持续升温,就业形势向好,成为广大学子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这个专业为什么突然火了?它到底学什么?音乐真的能治病吗?
“音乐治疗就是听音乐治病吗?”相信这是很多人听到“音乐治疗”时的第一反应,实际上远非这么简单。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WFMT)定义:“音乐治疗是由合格的音乐治疗师,通过音乐体验(演奏、创作、聆听等)和治疗关系,帮助个体达到生理、心理、情感和社会功能的改善。”它既不是单纯的音乐表演,也不是随意的“听歌放松”,而是一种融合心理学、医学和音乐学的专业疗法。
音乐治疗虽是一门新兴学科,但人类用音乐作为治疗手段的历史却非常悠久。在我国,秦代的《吕氏春秋》就提出了音乐能够“和心”“适行”的医学美学观。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将宫、商、角、微、羽五音,归属于脾、肺、肝、心、肾五脏,指出五音对人体气机的升降、脏腑的条达、神志的摄养有调节作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都曾经提出“音乐净化灵魂”“音乐能宣泄负面情绪”等观点。非洲有些原始部落的巫师,至今还保留着通过鼓声、chant(吟唱)引导族人进入“通灵状态”,驱除病痛的做法,这样的习俗已沿袭数千年。
现代意义上的音乐治疗始于20世纪初。“一战”期间,医护人员发现音乐能显著减轻伤员的疼痛和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二战”期间,美国军方正式雇佣音乐家在医院为退伍军人演出,催生了职业化需求。
里程碑式的事件发生在1944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开设全球首个音乐治疗课程,这也被认为是音乐治疗学科的诞生。1950年,美国音乐治疗协会(AMTA)成立,制定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20世纪60年代,神经科学证实音乐对大脑的可塑性影响(如中风康复);随后,欧洲、日本相继成立专业组织,音乐治疗走向全世界。
1979年,美籍华裔音乐治疗专家刘邦瑞在中央音乐学院开设西方音乐治疗学讲座,这是“音乐治疗”的概念第一次进入中国。1984年,中国音乐学院先后成立音乐治疗课题组,开展“音乐胎教”研究;长沙马王堆疗养院建立国内首个心理音乐治疗室。1988年,中国音乐学院开设音乐治疗大专班(后停办),同年北京回龙观医院等机构开始临床探索;1989年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推动学术交流与临床研究;1997年,高天作为中国内地首位系统学习西方音乐治疗的学者,从美国留学归国,中央音乐学院创办国内首家独立音乐治疗研究中心,并于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中央音乐学院开设国内首个音乐治疗本科专业。
此后,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相继开设音乐治疗专业、课程或研究方向,并大多与医院合作开展临床实践。其中,武汉音乐学院的音乐治疗专业于2022年至2024年连续获得软科中国大学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排名第一,是该校的王牌专业之一。此外,江西中医药大学、长治医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以及部分综合类院校,如首都医科大学、中山大学、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等也提供音乐治疗相关课程、研究方向或设立专业。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音乐治疗已经成为一门成熟学科,确立的临床治疗方法多达上百种,并形成了众多理论流派。音乐治疗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音乐治疗师通常在精神科、老年病、儿童特殊教育、儿童孤独症、外科手术、分娩、癌症、监狱以及心理治疗等领域工作。
作为一门融合音乐学、心理学和医学的交叉学科,音乐治疗专业的课程体系涵盖理论、技能与实践三大模块。学生除了学习音乐基础课程和基础心理学课程,还要学习音乐治疗理论和临床与实践课程。大部分院校都是采用“理论+技能+临床”的三维培养模式,要求学生掌握音乐治疗全流程能力。
完成学业后,要想从业,还需取得认证。据悉,国内注册音乐治疗师(RMT)认证由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音乐治疗师行业委员会(CPMTA)主导,需完成CPMTA认可的国内外高校音乐治疗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完成其认可的系统培训项目及实习,而且还需在指定机构完成1040小时(全职6个月)的临床实习,并由督导师提交能力评价报告。
从就业角度来说,音乐治疗专业的从业前景十分广阔。无论是大中小学,还是医院、康复中心、特殊教育机构,都对音乐治疗师有着迫切需求。在中小学,音乐治疗师可以通过音乐课堂的融合应用,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提升情绪管理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医院和康复中心,音乐治疗师则可以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减轻痛苦,加速康复进程。在特殊教育机构,音乐治疗师更是通过音乐的力量,为残障人士打开了一扇通向外界的窗口,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中国音乐治疗行业白皮书》预估:2025年中国音乐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远超全球平均水平。这一增长得益于“健康中国2030”政策推动及心理健康需求激增,尤其在癌症康复、老年痴呆、自闭症干预等领域需求旺盛。音乐治疗的应用场景也从传统的医疗、教育的领域向企业EAP、养老等领域延伸,形成多元化市场格局。
巨大的需求催生了巨大的人才缺口,特别是当前人们的生活压力普遍增大,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出,音乐治疗师的作用愈发凸显。据非官方统计,目前全国仅数千名持证治疗师,远低于美国(超1.5万名/年),而且主要集中北、上、广等大城市,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地区专业人才匮乏情况更加严重。
在此背景下,将于7月12日至13日在武汉举行的2025国民音教大会首次开设“音乐治疗”分会场,汇聚了多位来自中央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西南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等高校音乐治疗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将带来最新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以及前沿的理论探讨。相信无论是对于音乐治疗专业的学子,还是对于想要深入了解音乐治疗的从业者来说,这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除此之外,大会还将开设幼儿音乐启蒙、基础音乐教育、银发音乐教育、器乐教学、钢琴、合唱、教学法、电子音乐创编、游戏音乐、影视音乐等内容。届时将有100多场主题论坛、大师课、音乐教育工作坊,众多国内外一流音乐教育专家在大会上进行现场交流。(大会其他内容,请点击:百位专家!国民音乐教育大会!)
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音乐教师、音乐教育学者、研究生、琴行培训机构负责人现场聆听,众多先进音乐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备、教材图书等在大会上集中展示,将成为本年度国内音乐教育行业最受关注的盛事之一。(音乐周报)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期待您的到来!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