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夏至乐声起、中外共“琴”缘 ——“6.21国际乐器演奏日”活动奏响黄桥
最新动态
夏至乐声起、中外共“琴”缘 ——“6.21国际乐器演奏日”活动奏响黄桥
2025-06-252




“6.21国际乐器演奏日”活动是全世界音乐爱好者的一个重要节日。6月21日,2025年“6.21国际乐器演奏日”活动在黄桥拉开帷幕,众多市民在音乐声中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上午9点,在黄桥城市客厅广场,神采飞扬鼓舞队以《点子鼓》点燃全场,翻飞的红绸如火焰跃动,铿锵的鼓点似春雷震震。这场跨越国界的音乐盛宴,就此拉开帷幕。

一丝一竹,一曲一调,故事立于弦上。平均年龄70岁的“琴韵民乐团”表演的《葬花吟》, 融合了弹拨乐器和弓弦乐器的演奏技巧,笛子、二胡、琵琶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增添了浓郁的苏中风情,令人沉醉。

活动现场,不同年龄段的表演者共同绘就音乐长卷。幼儿园萌娃们架起小提琴,认真演绎的模样萌翻观众;灵动的手指在音孔上跳跃,黄桥小学的葫芦丝方阵则用《月光下的凤尾竹》展现民族乐器的魅力。

下午3点,在城市客厅三楼迎来了本次活动的精彩华章——江苏省演艺集团“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专场演出,在闻名遐迩的泰兴黄桥琴韵小镇璀璨绽放。数百名市民、音乐爱好者与国内外嘉宾齐聚这座浸润着提琴文化的现代艺术空间,共同参与这场以乐会友、融贯中西的全球性音乐盛事,共享“茉莉花开”带来的惠民艺术盛宴。

演出在饱含深情的弦乐《祖国,慈祥的母亲》中温情启幕,赤子情怀在弓弦的震颤与歌声中流淌。紧随其后,由小提琴、大提琴、贝斯等弦乐精彩演绎的《金蛇狂舞》,以跳跃的节奏和激越的弦音点燃现场热情;弦乐重奏《彩云追月》则以轻盈流畅的旋律勾勒出诗意月夜;《花好月圆》在温暖和谐的弦乐中洋溢着祥和喜庆。当《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熟悉旋律在小提琴的领奏下响起,观众席中不少人轻声应和,共同追忆青春岁月。

弦乐改编版新疆民歌《阿拉木汗》节奏欢快热烈,充满异域风情;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化蝶”篇章缠绵悱恻、动人心魄,在提琴之乡奏响更添一份深意;弦乐重奏版广东音乐《步步高》以其明快昂扬的曲调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瑶族舞曲》则通过丰富的弦乐织体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在我们自己的提琴之乡,用这么多把小提琴、大提琴来演奏《梁祝》,感觉太特别、太震撼了!弦乐的魅力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一位带着小琴童前来的家长激动地分享感受。现场观众或沉醉于动人的弦乐旋律,或用手机记录下弓弦飞舞的精彩瞬间,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

晚上7点,"激情夏夜、动感黄桥"管乐联谊演奏会活动在黄桥城市客厅精彩上演。作为"6·21国际乐器演奏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联谊演奏会集结了省内外13支管乐团队,以萨克斯、长笛、单簧管等乐器奏响夏日乐章,吸引众多市民共享音乐盛宴。

演出在萨克斯重奏《红旗颂》中拉开序幕,泰兴市东进萨克斯俱乐部24名乐手组成演奏队伍,以熟悉的旋律融合现代编曲,既展现了黄桥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又彰显了新时代的艺术创新活力。


泰兴市东进萨克斯俱乐部负责人李建说“弘扬乐器文化,发动业余群众对乐器的爱好,希望有更多的乐器爱好者参加到活动中来”。

演出现场,铜管乐特有的金属质感与木管乐的柔美音色交相辉映:《十送红军》以浑厚音色再现革命年代的军民鱼水情;《北京喜讯到边寨》欢快的节奏生动演绎了少数民族的喜悦之情;《我爱你中国》的激昂旋律则抒发了人民群众对祖国的赤子之心。


本次演出集结了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内外13支管乐团队,先后演绎了《浏阳河》《四渡赤水》等经典红色曲目,《天边》《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等民族风情作品,以及《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喀秋莎》等中外名曲。多元化的曲目编排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展现了不同地域文化下的艺术交流。


此外,今年黄桥的“6·21”活动还邀请了俄罗斯、乌克兰、德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喀麦隆、孟加拉等国的20余位外籍友人,与本地居民、文艺团队一道,共同谱写了一段“中外共‘琴’缘”的温暖篇章。

“能让我试试吗?”印尼的艾迪森举着琴弓跃跃欲试。在乐手指导下,他和同伴们用小提琴拉出了《泰州泰美 泰想你来》《银杏飘香的地方》等曲目的片段,尽管手法生涩,却赢得周围阵阵掌声,伴着动感的旋律,不少外籍友人情不自禁地载歌载舞起来,现场化作了欢乐的海洋。“今天的演出很精彩,黄桥先进的乐器工艺和浓厚的音乐氛围让我记忆深刻!”德国的马丁由衷说道。”


在徐小峰提琴工作室,国际友人们围在工作台前,听徐小峰详细讲解着从琴身打磨、音孔雕刻到琴弦装配的核心工序;在红满天烧饼店,国际友人们体验了黄桥烧饼的制作过程,品尝自己亲手做的烧饼,感悟这些来自东方的匠心传承。

从琴弓到刻刀,从琴弦到擀面杖,这场“6.21国际乐器演奏日”活动,让国际友人们触摸到了黄桥古镇的多面魅力——既有千年民乐的悠扬,也有现代提琴的匠心;既有手作技艺的传承,更有烟火生活的温度。那些琴箱里震颤的音符、锅炉边升腾的热气以及镜头里定格的笑脸,都融汇成了“音乐无国界,欢乐共此时”的动人画卷。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嘉宾阵容抢先看!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 | 音乐治疗分会场最新日程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 | 教学法分会场最新日程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 | 武昌区“禾系列”中小学美育名师工作坊展示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 | 幼儿音乐教育版块预告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 | 音乐教育研究版块预告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 | 音乐治疗版块预告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 | 银发音乐教育版块预告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 | 基础教育版块预告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 | 器乐教学版块预告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 | 音乐创编版块预告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 | 教学法版块预告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 | 钢琴版块预告

聚焦AI音教生态,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相约武汉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主题与日程发布

关于举办“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的通知


武汉音乐学院声乐教师裘舒涵:歌唱课堂教学革新,赋能音乐治疗师成长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教师王斐:音乐治疗与中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应用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副教授姜丽霞:数智时代中学音乐课教学多模态创新研究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胡晓燕:小乐器进课堂与湖北儿歌弹唱

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李雯睿:自弹自唱课程中的性别差异影响研究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教师方紫琪:美育浸润视角下中国音乐教育与心理学记忆理论跨学科教学体系研究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副教授黎莎:奥尔夫教学法、奥尔夫打击乐器合奏

声音设计师、8082音频工作室创始人李佳骐:声音设计师的职业解析与行业洞察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教师舒飞群: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的国际视野

武汉音乐学院音教学院钢琴教师宋小芬:钢琴表演焦虑干预的机制与实践

武汉音乐学院青年钢琴教师乐榄:钢琴二重奏在音乐教育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音乐制作人、“幕后圈”创始人李泳彬:新声创编体系教学法分享

北京教育学院音乐系教师李悦:数字赋能音乐编创课堂教学

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徐凤萍:用音乐疗愈心灵

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孙伟:综合音乐素养融入键盘集体课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院长张霞:弦歌五十载,智启新时代

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党总支书记、作曲系教授黄茜:人工智能生成式视唱练耳教学创新路径与实践

正木音乐学园校长正木一辉:探索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英皇DipABRSM演奏文凭获得者骆天:浅谈英国音乐课程对我国基层音乐教学的启示与践行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艾美霖:以指法教学为例,探索约瑟夫·班诺维茨钢琴教学理念

欧洲钢琴教师协会行政秘书余东阳:钢琴技巧的训练与实践探索

武汉音乐学院长笛副教授涂琳:智能时代音乐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武汉音乐学院钢琴教师辛欣、李京倍:AI能否取缔人类灵魂深处的乐思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李金华:探讨传统听觉训练体系在AI技术赋能下的价值重构路径

滚石签约音乐人贾逸可:音频乐器产品在数字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及创编制作经验分享

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谢呈:AI数据库赋能达尔克罗兹教学实践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期待您的到来!



广告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