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企业信息 | 新声创编体系走入北京市昌平第二实验小学西校区
最新动态
企业信息 | 新声创编体系走入北京市昌平第二实验小学西校区
2025-05-244


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教育变革要求,落实《学校美育浸润行动》与《艺术课程标准》的美育教学数字化新模式,2025年5月13日上午,一场聚焦五育融合的音乐教师美育实践活动——“数字赋能项目式音乐编创教学”现场会,在北京市昌平第二实验小学西校区大会议室精彩上演。

本次活动由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主办,幕后圈新声音乐编创课程体系研发团队协办。我校教师郑瑜、刘胤庚、苗诗佳为本次实践活动呈现了音乐数字化研究课例与成果。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赵楚副院长,昌平区小学音乐教研员周洁冰老师,京教院音乐系田蕊、魏大松、李悦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来自全市16个区的音乐学科研修培训项目教师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启幕致辞


活动伊始,昌平第二实验小学书记佟倩倩向参会专家、教师致以诚挚欢迎。她指出,在“五育融合”深化推进的背景下,本次“数字赋能项目式音乐编创教学实践活动”恰逢其时。数字技术为音乐课堂注入创新动能,项目式编创教学激发了学生创作潜能,学校期待与各方携手共探音乐教育新范式,推动教学成果落地生根,共绘美育发展新图景。

随后,昌平第二实验小学艺术主管赵琬儒主任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数字化项目式音乐教学课程。她提到昌平第二实验小学通过引入数字编创音乐课程,成功破解了传统音乐编创教学中的学生参与难、教师指导难、成果落地难的“三难”问题。采用新声创编体系,从基础节奏学起,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编创技巧,最终实现独立创作音乐作品的目标。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学生们的参与度与创新力显著提升,教师也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型为“创意催化剂”。赵主任表示,我校将持续探索数字技术与美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未来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创编上课铃

在《铃声共创想 音韵润校园》数字编创课例中,郑瑜、刘胤庚老师搭建了“音乐语汇建构→专业工具赋能→真实场景应用”的教学闭环,为音乐教育创新实践提供了生动范例。活动中,学生们学习新声创编体系1级第4单元的内容,运用库乐队软件操作,充分发挥创意,分组编创出风格各异的上课预备铃声。这些铃声或轻快活泼,或悠扬动听,展现了孩子们的音乐才华与独特视角。

数字赋能音乐编创课程意义非凡,它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学生对音乐创作的热情。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不仅提升了音乐素养和创作能力,更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激发了参会教师对音乐编创教学的更多思考。

同学们原创的上课预备铃音乐作品展示于下面的小程序中。诚挚邀请大家扫描二维码点击试听,亲身感受孩子们的音乐魅力。这不仅是对孩子们创作成果的认可与鼓励,更是对他们音乐梦想的有力支持!


专家评价


在专家点评环节,昌平区小学音乐教研员周洁冰老师对活动深表认同与赞赏。活动以数字化为有力抓手,让学生在充满趣味与挑战的创作过程中,充分展现音乐才华与独特视角。教师团队精心设计的项目式学习,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以致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京教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赵楚院长也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她强调,以项目式学习为纽带,巧妙串联起多学科知识,让学生深度沉浸在创作之中,这种创新教学模式为音乐教育注入了新活力。她还以“抛砖引玉”之姿,向在场的教师们抛出了关于如何有效运用数字技术服务于音乐教学的深刻思考,指出了在运用数字技术时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犹如一盏盏明灯,为教师们在音乐教育数字化创新教学的道路上指明了探索方向。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昌平第二实验小学在音乐编创教学领域的创新成果,也为五育融合下的音乐教师美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未来,昌平第二实验小学将继续深化数字技术与美育的融合,推动音乐编创教学迈向新的高度。(幕后圈)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

聚焦AI音教生态,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相约武汉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主题与日程发布

关于举办“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的通知

关于开展音教大会视频征集活动的通知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李金华:探讨传统听觉训练体系在AI技术赋能下的价值重构路径

滚石签约音乐人贾逸可:音频乐器产品在数字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及创编制作经验分享

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谢呈:AI数据库赋能达尔克罗兹教学实践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期待您的到来!




广告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